在古建筑四合院当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墙壁墙面极其光滑,而且严丝合缝,而其中的秘密就是古代工匠们运用了磨砖对缝的方法,在古代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下,这一传统的工艺也经常会被用到。
所谓磨砖对缝,就是将毛砖砍磨成边直角正的长方形,待到砌筑成墙时,砖与砖之间干摆灌浆,而且墙面不用挂灰,整个工序下来看上去墙面浑然一体,而且光滑平整,严丝合缝,一般肉眼看不出接口。而最后一步还会在城砖之间浇灌上煮好的白灰浆、蛋清、江米汁等混合而成的“浆”,工艺极其精细。
上面所说的干摆,即水磨砖墙,表面呈灰色,平整无花饰,砖的立缝和卧缝都不挂灰,是一种极为讲究的墙体。干摆一般用于官式建筑的墙体下碱或重要部位,重要的建筑也有“干摆到顶”的做法。
现在这么漂亮的墙体已经不常见了,不是因为工艺失传了,而是建造这种形式的墙体太费工费时,费用也很高。并且,现如今质量好的青砖也不多见,因此很多新建四合院基本不会采用这种工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