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四合院装修知识

四合院影壁下的须弥座

作者: 东方晨光
时间:2021-12-15 14:05:21

  须弥座最开始是佛教产物,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比如四合院的影壁下就常用须弥座。北宋《营造法式》中明确说到须弥座垒砌制度:“四周并叠涩坐数,令高五尺,下施土衬石,其叠涩每层露棱五寸,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板柱。”

  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莲瓣肥硕。明清时期须弥座开始了多样化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形制,须弥座的构成形式也渐渐地流传到民间,广泛地用来作为建筑及装饰构件。

  在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也对须弥座制造有规定,虽然形式有各异,但是我们可归纳为三种:(1)勾栏须弥座(2)带龙头须弥座(3)多层须弥座。最高级台基由3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

  须弥座一般为1/4到1/5柱高,清式须弥座可以分为上下枋、上下枭、束腰和圭角。《营造则例》也规定了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装饰等级。在须弥座上雕刻花活,按照繁简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1)仅仅在束腰雕刻,这种形式最常见(2)在束腰和上枋上雕刻(3)在所有部分均进行雕刻。而且无论那种等级,圭角部分一般都要雕刻成如意云纹式样。

  上、下枋的外露面如木枋一样,一般来说是以须弥座中间为准上下对称。上枋是须弥座的最顶面构件,它与台明顶部的人阶条石或栏杆板下的地伏相连;下枋是须弥座的收角构件,位于须弥座主角之上。上下枋可依须弥座高度要求不同,做成单层或者双层以达到增高的目的。

  上、下枭是承上接下的一种过渡性构件,也是上下对称放置。上枭的断面是上凸下收的弧形,下枭的断面是上收下凹弧形,常常雕刻成莲花瓣的形状,凸面与枋连接,收面与束腰连接。

  束腰是须弥座的中间部位构件,它的厚度一般都较枋枭要厚,以显示出妖娆多姿的形态,在讲究的束腰上,最外层还要雕刻成玛瑙柱子(马蹄柱子)的形状,其余部分雕刻成“椀花结带”,也可以不做雕刻。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设计预约设计预约 免费报价免费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