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墓兽是唐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随葬器物,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周礼》记载说,古代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喜食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家人常将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还说这种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只眼,蒙着熊皮,穿红衣黑裤,乘马扬戈,到墓圹内以戈击四角,驱方良、魍象。方良也是一种危害死者的恶魔,人们就借助方相氏的力量来驱赶它们。所以有学者认为使用镇墓兽的习俗,就是从有关“方相氏”的传说演化而来的。也有人根据早期镇墓兽头上的双角推测,镇墓兽应与“辟邪”或“灵神”、“士伯”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