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之一,它由四个方向上的房屋围绕一个中心庭院构成,形状类似于汉字的“口”。而三进四合院则是一种具有三个独立庭院的四合院,这些庭院从前到后依次排列,形似汉字的“目”字。详细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街门:街门是四合院临街的大门,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象特征,一般位于东南角。
倒座房:紧邻四合院大门,坐南朝北跟正房相对的房子,又称南房。
影壁: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增加住宅气势的墙壁,图中进门正对位置即为影壁。
垂花门:古建筑院落内部的门,因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其彩绘通常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
抄手游廊:四合院中走廊的常见形式,与垂花门相衔接,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便于人们雨雪天行走。
厢房:院子东西两侧的房子,分为东、西厢房。
正房:位置处于正中(坐北朝南)的房子,是四合院的核心建筑。
耳房: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
后罩房:在北房后面,有一层的,也有两层的,均坐北朝南,与北房后山墙之间又形成一个院子,一般称后院,后院是宅主人的内眷或老人居住。
四合院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平衡和秩序的追求。同时,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四合院也被视为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