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本是有民族特性的,它是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确实,中国传统建筑,在今天看来不仅是一种风景面貌,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四合院作为首都北京最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最值得我们欣赏的建筑。
来到北京的城市中心,除了高大的楼宇,还有很多保存良好的四合院。院门、游廊、影壁、门簪……一砖一瓦一石,是融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及各种习俗、文化于一体的艺术宝库,更是蕴含着满满的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四合院,顾名思义,“四”就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就是合拢、围合,“院”就是庭院。四个方向的房屋把一个庭院围合在中间。全国各地都能找到具有四合院特征的建筑,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最典型。
早在七百多年前,四合院就该是大规模营建。四合院的建筑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称正房,坐北朝南;东西称厢房;南面称倒座房。中间是院子,整体由抄手游廊贯通。
正门根据主人的地位等级不同,有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随墙门等几种不同的样式。王府大门是最高等级的四合院正门,如意门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四合院正门,多为一般百姓所用。
除了宅门,还有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的“二门”,指的就是四合院里的垂花门。家庭中三姑二姨在此寒暄行礼,殷殷话别,上边有遮阳挡雨的屋顶,触目是婉约秀美的砖木雕饰,气氛再合适不过。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四合院里面的生活已经远去,但建筑还在,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