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老北京城最常见的民居建筑,虽然现在已经很少了,但在城市中心区域依旧可以看到。在《日下旧闻考》中有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过去的北京四合院,可见四合院数量之多,远超现在。
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由四面房屋固合起一个庭院,成为院落的基本单元,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
老北京正规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两侧的厢房,最后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东南角的位置开一个门。
四合院的房间总数也有一定规律,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如果加上庭院,一座四合院的面积至少在400平米左右。
典型的坐北朝南的二进院,宅门建在整个院落东南角上,走过两边立着门礅的宅门,迎面是一堵影壁墙,影壁墙前向西为前院,前院南侧为倒座房,旧时用作客房、书塾、杂用间或男仆的住所。自前院中轴线上的垂花门便进入面积较大的后院,后院坐北朝南的正房是供一家人的长辈居住,正房左右附耳房或小跨院为厨房、杂屋、厕所,院内东西厢房是晚辈的住处。
四合院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居住者还喜欢在宽敞的院落中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尽享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