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住在四合院里面,规矩可多着呢?比如居住问题、植物的栽种问题以及各种生活习惯问题。下面,我们就走进四合院,看看住在里面有哪些要注意的规矩。
1、居住分配
对于现代人来说,都住在一个房子里,最多分个主卧次卧而已。但对于四合院来说,里面的房子可不是连在一起的,而是分成了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和倒座房等。因为每个房子的位置不同,导致居住的舒适度不同,因此出现了居住的规矩。
正房的位置坐北朝南,通风和采光都是最好的,因此留给了家中地位最高的人居住。东厢房和西厢房次之,就留给后辈居住。另外,按照过去的说法,东边地位要高于西边,所以东厢房地位要高于西厢房,故此东厢房一般长子住,西厢房一般次子住。而倒座房坐南朝北,环境最差,基本不住人。大户人家还有后罩房,这里最是隐秘,一般是家中女眷居住之处。
2、植物栽种
住在四合院里面,可以自己植树栽花,打造天然氧吧。但要注意的是,四合院里面植树栽花也有讲究,不是啥都可以栽种的。比如,桑树和梨树这样谐音不吉利的,还有松柏这些不适宜种在阳宅的,都不会种进庭院里。
与之相对的,有些植物的寓意就很好,在四合院里就很常见。比如石榴、葡萄之类的,因为果实多,所以有多子多福的寓意。还有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这些,组成梅兰竹菊,也有很好的象征意义,是四合院里常见的植物。
3、生活习惯
四合院里面的一些物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比如门首。老北京人对门首儿的讲究有很多,一是不能随便乱摸,认为摸得太多,就没有灵气了;二是要擦得净亮,把它当成一双眼睛,时刻守着宅院;三是大门紧闭时,来访者一次只能轻扣三下,以示有人来了,若连续猛击,则视为对主人的不恭。
另外还有门槛。按老北京人的礼俗,送客一定要送到门槛之儿之外,若是骑马乘轿而来的,则要看着客人上马上轿。若是步行而来的,则要目送客人远去才行。如果只将客人送出屋门儿不送到门槛儿之外,那就是对客人的一种不敬,会被视为失礼。过去还有不能踩门槛儿的习俗,在民间有这么一种传说,说的是门槛儿,代表着主家人的脊背或者是脖子的颈椎,人们是不可以对门槛进行踩踏的。故此只可以坐,绝不可猛踩。过去有的小孩子不懂事儿,常在门槛儿上玩耍,大人见了都会马上制止,说门槛儿是护家的的神,不能随便踩踏。
对了,还有影壁,过去老北京人喜欢串门儿,但这里面儿有一个大家心照不宣,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在进入人家的屋门前,或是站在影壁前,要先来上一句“家里有人吗”?最不济也要假装咳嗽几声,以示有人来了。这样即是给主家知会一声,也是对主人的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