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最基础的布局是北边是正房、东西是厢房、正南是倒座房,四面房屋的正脸都对着中间的庭院,宅门开在东南角。这是简单的一进四合院,像是一个“口”字平躺在地上,而二进四合院则比一进四合院多了个院子,形似“日”字的形状。
有关于二进四合院的布局,按照实例来看有两种,分别是设置了前院的二进四合院和设置了后院的二进四合院。这两者比较,显然前者是主要的二进四合院形式,后者的样式在北京城很少。
设置了前院的二进四合院,其实就是将倒座房向北移动一个院子的距离,然后用一堵墙将这个院子与内院隔开,中间以二门(垂花门或月亮门)作为两院的通道。在外院,一般也有月亮门继续将院子分隔成几部分,分别是东边的小院、宅门所在的过道、二门所在的小院以及最西侧的小院。
设置了后院的二进四合院,进门就是内院,再往后走是后院,后罩房位于这里。一般进入后院要从正房东边的区域通过,这里设置了通道。
普通的二进四合院,比一进四合院也就多了个院子而已,而比较富裕的人家,还会住在正房两侧和厢房南侧建造耳房,用作储藏室或是书房等。该院落的二门会采用垂花门的形式,用游廊将它和厢房、正房联系在一起,作为可遮蔽雨雪的通道。
以上就是二进四合院的一般布局,古代居住在这样宅院的人家家境已经很不错了,属于比较富裕的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