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北京城所有的民居以及王府等都是四合院样式的,哪怕是地位最高的皇帝居住的紫禁城,那也是四合院样式的建筑群。豪华一些四合院非常美观,里面遍布大量的游廊,用于连接彼此分开的各个房屋。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这句话,叫做前出廊子后出厦,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前出廊子后出厦的意思简单来说是屋子前面是通廊,后面是走廊。其中前廊位于房子的前面,走出房门就可以看到。据记载,古代帝王宗庙坐北朝南,庙内北为神室,置已故帝王神主,其前之通廊即前廊。
而后厦呢?这并不是在房子后面建造个大厦,而是指屋后的走廊。过去有钱的官宦人家,为了在院子里行走方便,不会有风吹日晒,所以就到处建造走廊,当然房子后面也没有放过,这样就有了前廊后厦,也就有了前出廊子后出厦的说法。
四合院的游廊,其实不仅仅出现在房屋前后,比较高级的四合院,甚至在自建的园林中也设置很多游廊,和亭子等相连在一起。游廊可以建在山上,也可以建在水面上,总之怎么走着方便、怎么好看就怎么来。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到北京恭王府或是中山公园这些地方,看看过去的人都是怎么设计游廊的。
现在做四合院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还原,而游廊就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院子里面,建个抄手游廊,和垂花门连在一起,就算是下雨天出行都不会担心淋湿。同时,还可以在雨景中欣赏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步一景,岂不是最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