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建筑特色及其功能的演变
作者: 东方晨光
时间:2014-07-25 12:05:09
正阳门巍然屹立于天安门广场的南端,是中国明、清两代都城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为隆崇。正阳门不仅形象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军事防御和礼仪制度,也承载了老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 年),初沿元大都旧称丽正门,正统年间改称正阳门。因其位于皇城的正前方,俗称前门。正阳门自明代建成至今,历经多次修缮、重建、改建,其功能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如今,正阳门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一座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城门,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北京城的一种象征,愈加受到关注。
一、正阳门的修建及建筑特色正阳门的前身称丽正门,是元大都城的正南门。位置在今长安街天安门稍南一点。明永乐元年(1403 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意将都城从南京应天府(今南京市)迁到北京,于是下诏改北平为北京,并从永乐四年(1406 年)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和城垣。
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十七年十一月甲子,拓北京南城,计二千七百余丈",①即将元大都城南城垣向南拓展近一公里,于是丽正门迁到了今天正阳门的位置,当时仍沿称丽正门。这次移建历时两年,于永乐十九年(1421 年)完工。
其后,经洪熙、宣德两代,一直称丽正门,而且形制未变,仅筑有城楼一座。直到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 年)至正统四年(1439 年),大规模修建京师城垣和城门,正阳门才修筑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并疏浚城壕、建造石桥、牌楼,形成了"四门、三桥、五牌楼"的格局,并改称丽正门为正阳门。
正阳门自明正统初年至清末,前后四百七十余年间,因兵燹或失火曾多次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为此多次重建、修缮。正阳门火毁与重建见于史籍的就有五次。如今的正阳门城楼、箭楼,便是第五次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重建和民国初年改建的成果。
正阳门城楼坐落在砖砌城台上,城台上窄下宽,有明显的收分,宽95 米,厚31.45 米,高14.7米,城台南北上沿各有1.2 米高的宇墙,城台上以城砖海墁。城楼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楼脊饰龙头兽吻,每面有檐柱、老檐柱和金柱三层柱子,朱红梁柱,金花彩绘,楼上楼下四面均设门,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上下设回廊,上层前后装菱花格隔扇门窗,下层为朱红砖墙,明间及两侧正面各有实榻大门一座。
城楼两端沿城墙内侧设斜坡马道以通上下。通面宽41 米,通进深21 米,楼身宽36.7 米,深16.5 米,高27.3 米,整个城楼通高43.65 米,为老北京所有城门楼中最高者。城楼外侧重檐以上悬挂木质大门匾。城门洞为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五伏五券,内券高9.49米,宽7.08 米,外券高6.29 米,宽6 米。
正阳门的箭楼是最能体现古代军事防御思想和技术水平的建筑,为一砖砌堡垒式建筑,雄踞于砖砌城台之上。城台高约12 米,上窄下宽,亦有明显收分。城台正中辟券门,与城门相对,五伏五券,门洞内设"千斤闸", 南侧宽10 米,北侧宽12.4 米。
箭楼上下四层,楼顶为灰筒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饰绿琉璃脊兽。南、东、西三面辟箭窗,以作对外防御(射击)之用,南面四层,每层13 孔,东、西各四层,每层4 孔,连抱厦2 孔,共辟86 孔。箭楼的结构为前楼后厦,面阔七间,宽62 米,进深20 米;北出抱厦庑座,面阔五间,宽42 米,进深12 米,整座楼通高35.37 米。在明清北京城垣的箭楼中,唯正阳门箭楼辟门,亦最为高大雄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民国初年,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当时的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朱启钤提出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方案,得到批准后,于1915 年6 月开工。箭楼在这次改建工程中改变较大:箭楼南侧增建了悬空眺台、汉白玉抱柱、栏杆。
并在一、二层箭窗上方,加饰了水泥制成的西洋式的白色弧形华盖。原箭楼没有匾,改建时,在箭楼门洞上增添了汉文书写的"正阳门"横匾。箭楼下的城墙部分,东西两侧都加宽,并加建栏杆,增建了东、西"之"字形的登城马道。箭楼北面也拓宽了,形成了用混凝土仿汉白玉栏杆围起的宽阔平台。
另外,这次改建,还在抱厦两侧各增加了4个箭窗,这样,就使箭窗的数量从原来的86 孔变成了94 孔。由于当时聘请了德国建筑师罗斯凯格尔担任设计师,因此,使这座古老的中式建筑融入了西洋的建筑风格。
正阳门瓮城为长方形,南北长108 米,东西宽88.65 米,东北、西北两内角为直角,东南、西南两外角为抹角,瓮城将城垣、城门楼、箭楼和两座闸楼连接起来。瓮城城垣与城墙高度相同(高约11.36 米),略窄些,内为土墙心外甃大城砖。
上顶甬道海墁城砖,外侧筑雉堞,内侧筑女儿墙,内有空场。瓮城四面各开辟拱券式门洞一座,东、西、南为吊落式闸门。北门在宏伟的城楼之下,南门在高大的箭楼之下,东西门则在瓮城东西正中的闸楼之下。
瓮城内,城楼南侧靠北门两侧,建有关帝庙、观音庙各一座,关帝庙居西,观音庙居东,均为南向,一层殿宇、两侧庑廊,规模较小。但两庙的香火很旺。明清时,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瓮城内,全部依例建有庙宇,除德胜门和安定门供奉真武大帝外,余均供奉关帝,以祈护国佑民。
然而九门之中,以正阳门关帝庙规模最大,传说其中关羽的塑像原系明朝内廷所供奉,因此香火一直兴盛。明清时期正阳门关帝、观音两庙,曾留下了许多奉祀、纪事的碑刻、诗文,是研究北京城垣建设史和社会文化史珍贵的石刻文献。
瓮城东西两侧建有闸楼,闸楼面阔三间,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歇山小式屋顶,外侧辟箭窗两排共12 孔,下设闸门以通行人。古代建城,必以水环绕,明、清时北京内城九门外均有一座跨越护城河的石桥,但唯独正阳门外并列三座桥,称"正阳桥"。正阳桥外是油漆彩画、木结构的五牌楼。
1992 年3 月修前门地下通道时,发现位于正阳桥东侧燕尾石堤上的镇水石兽。石兽位于石基上,头探向河中,身披鳞甲,四肢粗壮,造型生动,雕工精细,当时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石兽原地保护,并调整了通道方案。
中国古代的城门,设施繁杂,作为城市防御设施除前文所述的城楼、箭楼、瓮城、护城河、石桥外,还包括雉堞、登城马道、铺舍等,正阳门亦不例外。
雉堞和女儿墙是沿城垣上顶内外修筑的矮垣墙。雉堞位于城垣顶外侧,筑为齿状,起盾牌作用,以保护守城者免遭敌人攻击。女儿墙亦称女墙,为城垣顶内侧修筑的矮垣墙,作用是拦挡守城者,免于摔下。老北京内城雉堞高为1.9 米,宽为1.5 米,厚为0.75 米,其间距在0.5 ~ 0.8 米之间。外墙雉堞高1.3 米,宽约1.2 米,厚为0.5 米左右,其间距在0.5 米左右,内外城共有雉堞20772 个。
雉堞都是用白灰浆、大城砖砌成。平顶,四侧四棱见角,非常牢固。女儿墙高约1.2 米,厚约0.75 米,以白灰浆、大城砖沿城垣形制砌成,上顶一般砌成馒头顶或是泥鳅背顶。正阳门与内城其它八门一样,城台外侧建雉堞,内侧建女墙,规制亦与城垣相同。
马道是供守城部队上下城用的专用斜道,它附贴在城墙内侧墙体上,坡度约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马道宽约四、五米,斜道外侧砌筑一道矮墙。内城共有二十七对马道,每对马道呈内八字形或外八字形,从左右两条马道都可以到达城顶。
正阳门设有马道两条,均在月城内紧贴城垣内壁而筑,分别通向城楼与箭楼(今已废)。建筑方法是将马道土心与城垣土心夯为一整体,另一侧以白灰浆、大城砖砌成一米厚的砖层,成为马道的外包皮砖层。
在这层外包皮砖上,与马道斜面平行砌起一道矮墙,其长与马道斜面同,宽约0.75 米、高约1.2 米,称为马道扶手墙。马道土心部分是以黄土夯成,其上再夯筑一层约50 厘米的三合土,再上以大城砖立砌一层,成"礓碴"式马道路面。
铺舍是城垣顶上驻军值班房,供守城兵士休息或堆放守城武器等物之用。明代称为铺舍房,清代称堆拨房。基本上是每座"马面"之后的城垣顶上即筑有一所,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硬山式。陈宗藩《燕都丛考》中记述:内城垣上有"旗炮房九所",分布在九座城门楼旁,"堆拨房一百三十五所,储火药房九十六所";外城垣上有"堆拨房四十三所"。
所记虽为清代末年的情况,数字上也可能有所出入,但可表明其存在和作用,因为清代对于城垣设施是沿循明制的。②正阳门城楼、箭楼、瓮城及其附属建筑正阳桥、雉堞、登城马道、铺舍等这一组城市防御工事建筑群,布局合理,造型庄严,气势凝重,显示了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二、正阳门功能的演变正阳门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坐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位于皇宫的正前方,在封建帝王时代,正阳门除具有与其它古城门相同的军事防御功能外,还是一座礼仪之门;在近现代,正阳门为社会所用,成为研究古代城防设施、传承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
(一)古代冷兵器时代正阳门之军事防御功能人类当初筑城墙修城门主要是为了保卫与防御,在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城市的防御体系主要是通过一道道坚固的城垣来体现的。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城垣攻防战中的焦点,起着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是古代城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城门的防御功能是通过护城河、吊桥、闸门、城门、瓮城、箭楼、城墙、敌台、雉堞以及兵士和战斗武器综合实现的。建于明初的正阳门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正阳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军事防御功能并不凸显。其国门地位在明清时期更为显著。
(二)封建帝制时代,内向"仰拱宸居",外向"隆示万邦"的国门地位和礼仪之门明、清时期,正阳门作为京师的正南门,坐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位于紫禁城与皇城的正前方,地位显赫。据正阳门的建筑规制和史料可以看出,正阳门在封建帝制时代不仅具有军事防御功能,还兼有内向"仰拱宸居",外向"隆示万邦"的国门和礼仪之门之功能。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直隶总督袁世凯和顺天府尹陈璧上奏的《正阳门楼工程奏稿》中记载:"正阳门宅中定位,气象巍峨,所以,仰拱宸居隆"。"正阳门拱卫宸居,为中外观瞻"。"工部因旧卷遗失,原建丈尺无稽考,惟有按地盘之广狭酌楼度至高低,并以崇文、宣武两门楼度参互比较"。
由此可知,正阳门的"国门"地位及规制与北京其它内城八座城门的建筑有所不同,是京城诸座城门中最高大者。而且,老北京内城九座城门中,只有正阳门箭楼开辟券门,但此门平日紧闭不开,守城官兵和众多士官商客、市民出入城,需经瓮城东、西二侧的闸楼门洞和城楼门洞出入内外城,只有皇帝出巡或郊祀时才准开启,是仅供皇帝通行的"御道"。
明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凡冬至圣驾躬诣圜丘郊天,并耕藉田,……咸由正阳门出也"。③徐扬等人绘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的《乾隆南巡图》,反映出乾隆皇帝出巡车驾行经正阳门的盛大情景。
1900 年庚子事变中,正阳门被毁。1901 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同光绪皇帝返回北京。这时被烧毁的正阳门一片狼籍,在京大臣们觉得这实在有碍观瞻,当时的直隶总督府用银万两,请工匠用杉篙、苇席,再绕以彩绸,在城楼、箭楼上搭起彩楼,以充门面。
当时的直隶总督是陈夔龙,事后在其所著的《梦蕉亭杂记》一书中回忆说:"庚子京师拳匪之乱,正阳门城楼化为灰烬。辛丑两宫回銮有期。余奉命承修跸路工程,以规制崇闳,须向外洋采办木料,一时不能兴工。不得已,命厂商先搭席棚。以五色绸绫,一切如门楼之式。以备驾到时,藉壮观瞻"。
(三)民国时期,正阳门的军事防卫功能、国门地位消失,为现代社会发展所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固若金汤"的北京城垣,未能抵挡外国入侵者洋枪大炮的进攻,正阳门失去了其军事防御功能。同时,伴随着中国封建帝制的完结,正阳门的"国门"地位也随之消失。
民国时期,正阳门为现代社会发展所用,成为举办国货展览、观光与放映电影的场所,前后共12 年。1928 年,国民政府颁布"保护国货政策",提出振兴民族工业,倡导民众使用国货。在这种背景下,成立了北平国货陈列馆,馆址就设在正阳门箭楼。1928 年8 月,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孔祥熙任命吴大业为馆长,同月该馆入驻箭楼,并进行修缮和布展,于当年11 月正式对社会开放。
至此,正阳门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变化:从封建帝都威严的国门转变为宣扬民菁国粹的公益场所。
当时,一些爱国实业家为振兴民族经济,组织全国各地的名、特产品来此参加展览和销售。当时商品琳琅满目,极为丰富,有玉器、珠翠、象牙雕刻品、料器制品、地毯、刺绣、景泰蓝、绢花、景德镇的瓷器等手工艺品;还有江浙的丝绸、北方农村的土布、绦带等;食品有陕西西凤酒、山西汾酒、贵州茅台酒以及南北酱菜。
国货的展出,轰动了北平。正阳门"北平国货陈列馆"为提倡国货运动、促进民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新中国成立后,正阳门的功能由"实用型"转化为"文化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明清两代京师各门渐次消失,唯有正阳门硕果仅存,城楼与箭楼均保存完好。政府对正阳门城楼、箭楼多次维修。1990 和1991 年正阳门箭楼、城楼分别对公众开放,成为一座展示老北京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建筑是时代文明的象征,最早筑造城门是为了保护城市,城门城墙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城门城墙作为历史上军事防御工事,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其身份与价值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如今,城门城墙已衍变成为城市的历史坐标,是一座城市岁月沧桑、风云变幻的见证。
正阳门作为北京仅有的一座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封建帝都之门,既是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北京古都特色的绝佳载体,人文蕴涵深厚。正阳门作为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以其无声的建筑语言,不仅向世人展示出封建社会都邑城垣中的一个局部,而且,在古代建筑、文化艺术、民俗礼仪、王朝历史等方面,都有其独立的存在意义与研究价值,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
登上高大巍峨的正阳门,可以感受北京古城的变迁,目睹古代都城的城防建筑,体味历史都城的文化魅力,这正是正阳门的文化功能所在。
综上所述,正阳门建成至今,在近六百年的历史中,历经修建、改名和多次重建与修葺,踵事增华,规制益备,其功能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演变,由最原始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