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四合院装修知识

四合院墙体结构都有哪些?建造时选哪种比较好?

作者: 东方晨光
时间:2020-09-08 14:28:18

  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建筑形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四合院结构复杂,包括正房、游廊、大门、庭院、院墙等等,这些结构各有各的特色。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四合院墙体的结构,看看每个墙体都叫什么名字。

四合院墙体

  1、山墙

  硬山式建筑侧面的墙体,我们称之为山墙。山墙将建筑物侧面的木构架彻底包砌起来,使之不在外显露,有保护房屋木结构的作用。

  山墙的侧面是有上、中、下三部分构成的。下段为下碱,高度约占墙身的1/3;中段为上身,约占墙身全高的2/3;上部为山尖,是山墙的高起部分,其形状随建筑屋顶曲线而变化。山尖与外面相交的边缘镶砌的装饰性方砖称为博缝,博缝上面即是屋面。

  2、合抱山墙

  两堵独立的山墙贴在一起时,我们就称之为“合抱山墙”。合抱山墙是在两个结构各成体系的建筑并排出现时的山墙与山墙之间的构造关系。四合院采用合抱山墙的地方主要是正房和耳房之间、宅门和倒座房之间以及厢房和厢耳房之间。

  组成合抱山墙的两堵山墙从结构上来说必须是互相独立的,两墙之间要留出5cm—7cm的缝隙。这种做法与现代建筑中的沉降缝有些类似。传统建筑合抱山墙之间的缝隙要做表面处理,一般是沿墙外皮向内退回1寸—2寸抹出一道凹槽,我们称之为白子。两墙之间缝隙的作用,除了分开两座体积、重量都不同的墙体,以防不均匀沉降之外,还是为了两座山墙合并在一起后让出博缝砖所占的尺寸。

  3、檐墙

四合院墙体

  常见的檐墙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当后檐的檐椽、飞檐向外挑出的情况下,椽子下面的檐檩、垫板、檐枋也都要显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檐墙和屋面檐口之间相互之间没有关系,两者不能交在一起,檐墙只能砌至檐枋下皮。做这种处理时,檐墙的墙头可以做成馒头顶、道僧帽或硬顶形式。

  另一种檐墙做法是房屋的后檐椽至搭置爱后檐檩上,不向外挑出。这时后檐墙应一直向上砌筑,并与后坡屋面的檐口相交。这种做法叫做封护檐(又称封后檐)。封护檐与屋顶相交时,形成的檐口有各种做法,可根据建筑的等级和宅主人的需要任意选取。

  4、槛墙

  槛墙是房屋前檐窗下的矮墙,一般高度在三尺左右。槛墙的顶面是一块厚约2寸—3寸的模板,我们称之为榻板。榻板以下为槛墙,以上为木窗。

  槛墙的表面有许多种做法,最简单的是砌磨砖对缝的干摆墙面。讲究一些的槛墙,还会在表面做海棠池子。最讲究的槛墙做法是在大枋子上的海棠池内再加砖雕。

  5、廊心墙和廊门筒子

  廊心墙位于山面的檐柱和金柱之间,宽度为檐、金柱之间的净宽度外加两侧包金尺寸,高度自廊内地面至穿插枋下皮。廊心墙立面高度分为两段,下段为下碱,占全高的1/3或1/3弱,上段为上身,占全高的2/3。

  当带外廊的房子与抄手游廊相连通时,往往要在廊心墙出开辟门洞,这时,廊心墙就变成了廊门筒子。这种在廊心部分开辟的、供人行人的门筒子,其宽度和高度都要合乎吉门尺寸(一般宽在90cm,高在190cm左右)。门口上方至穿插枋下皮之间的空余部分称为门头。

  想拥有一套自己的四合院吗?东方晨光,专业四合院设计、施工公司,为你量身定制四合院,如有需求请拨打电话010-65489847咨询!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设计预约设计预约 免费报价免费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