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古建彩绘
古建彩绘

古建彩绘

作者: 东方晨光
时间:2014-07-30 12:01:38

 四合院建筑的油饰和彩画 四合院建筑的油饰

  中国传统建筑的油饰分为油灰地仗和油皮两个层次,用于四合院民居的油饰也不例外。

1.油灰地仗   油灰地仗(简称地仗)是由砖面灰(对砖料进行加工产生的砖灰,分粗、中、细几种)、血料(经过加工的猪血),以及麻、布等材料包裹在木构件表层形成的灰壳,主要起保护木构件的作用,由于在它的表面涂刷油漆,所以,它又是油漆的基层。清早期以前的地仗做法比较简单,一般只对木构件表面的明显缺陷用油灰做必要的填刮平整然后钻生油(即操生桐油,使之渗入到地仗之内,以增强地仗的强度韧性及防腐蚀性能)。清早期以后地仗做法日益加厚,出现了不施麻或布的“单披灰”,包括一道半灰、两道灰、三道灰乃至四道灰做法,更讲究的则有“一布四灰”、“一麻五灰”、“一麻一布六灰”,甚至“二麻六灰”和“二麻二布七灰”等做法。讲究的四合院木构地仗,重点构件要做到一麻五灰,其余构件大多做单披灰地仗。王府建筑的地仗可厚于―麻五灰。

  在木构件表面做地仗,在清代早期已形成制度。清代以来,木构地仗所以出现越做越厚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清代建筑多承自明代,因年久反复修缮,原有构件大多不太平直圆顺,棱角也不完整,只能通过加厚地仗、使麻糊布、过板闸线等工艺手段得以再现昔日光彩;其二,实践使人们懂得,很簿的地仗是不能长期抗御自然界各种侵蚀的,因此加大地仗厚度,加强地仗的拉力(糊布或使麻),也就成为必然。 2.油皮及色彩   (1)四合院建筑油饰的色彩 涂刷在构件表面的油漆及涂料的色彩,对四合院整体环境的色彩构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历来倍受重视。

  传统的油饰色彩,一般都是由高级匠人将颜料入光油或将颜料入胶经深细加工而得。明清时期,适于古建油饰彩画的颜料是非常丰富的,仅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所列的关于油饰的色彩,就不下20种之多,如朱红油饰、紫朱油饰、柿黄油饰、金黄油饰、米色油饰、广花油饰、定粉油饰、烟子油饰、大绿三绿及瓜皮油饰、香色油饰等等。涂料有广花结砖色、靛球定粉砖色、天大青及洋青刷胶、红土刷胶、楠木色等。由于当时已有如此丰富的油饰色彩,所以,用于建筑的油饰色彩也就十分丰富了。近年来出现的四合院油漆仅红绿两色的现象,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传统的。

  (2)油饰色彩的变化及与建筑等级和装饰效果的关系 王公贵族居住的建筑,大多采用明亮鲜艳的紫朱油或朱红油进行装饰(多见于大门),以体现王侯“凡房庑楼屋均丹楹朱户”的非凡气派,以显示宅主人显要尊贵的社会地位;而一般官员、平民住宅只能用较灰暗的红土烟子油或黑红相间、单一黑色的油饰,这些正好符合建筑色彩庶民采用“黝”与“黑”的等级要求。

  从王府建筑的紫朱油到一般民居的红土烟子油不仅体现了等级差别,而且说明古人是非常善于运用色彩的。紫朱油与红土烟子油,虽同属红色系列,但二色之间无论就其彩度、明暗度或是色相色温,都有许多细微差别。古人正是利用了这些差别,不仅避开了一般民宅用红与王府用红之间的忌讳,体现了等级差别,而且在色相运用上又保持了相互间的和谐与统一。

  大多四合院广泛采用紫朱油或红土烟子油,还因为这两种颜色同属带紫色调的暖红色,它可以营造出一种亲切热烈的气氛,非常适合于四季分明的北方的居住环境。这种暖红色调,可与其周围的青绿彩画、大面积的青砖灰瓦产生冷暖对比,为建筑物带来盎然生机。

  一般的民居四合院也运用高彩度的朱红颜色,但这种运用是有节制的,一般只用于建筑檐头的连檐瓦口花门垫板及用来强调某些特殊部位、强调明暗对比的地方。 四合院油饰色彩的运用中,再一个常见而且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用法是,用黑色油(烟子油)与红色油(紫朱油或红土烟子油)相间装饰建筑构件,这种做法称为“黑红净”。如椽望用红色油,下架柱框装修用黑色油;大门的槛框用黑色油,余塞板用红色油;门扉的攒边用黑色油,门联地子用红色油。这些都属于黑红净做法。这种装饰可产生稳重、典雅、朴素而富于生气的效果。

四合院建筑的彩画 1.四合院建筑常见的彩画类别及其应用

  彩画是四合院建筑的重要装饰手段,它运用鲜艳的色彩,通过在建筑构件上绘画达到装饰目的。四合院的彩画(上至王府下至一般民居彩画),涉及到了清代两类建筑彩画,一类是“旋子彩画”,一类是“苏式彩画”。旋子彩画庄严肃穆,一般仅用来装饰王府。苏式彩画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充满诗情画意,除用来装饰王府中一些次要建筑或园林建筑外,一般民居建筑也普遍采用。

  彩画在四合院建筑中的应用大体有以下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也可以代表六种不同等级。分别为:

  (1)大木满做彩画 即檩、垫、枋等大木构件,或满做旋子彩画,或满做苏式彩画(椽柁头、三岔头、穿插枋头、雀替、花牙子、花板、天花、倒挂楣子等也做与大木相配的彩画)。

  (2)大木做“掐箍头搭包袱”的局部苏式彩画 即檩、垫、枋大木构件端头做带状活箍头、副箍头和构件中段做包袱图案,包袱内饰各种绘画内容(椽柁头、雀替、牙子等构件做与大木相配的彩画)。

  (3)大木做“掐箍头”的局部苏式彩画 在檩、垫、枋大木构件的端头做各种活箍头及副箍头(椽柁头、雀替、牙广等构件做与大木相配的彩画)。

  (4)只在椽柁头部位做彩画,其余全部做油饰  

 (5)只在椽柁头迎面刷颜色 一般在飞椽刷大绿色,檐椽头和柁头刷人青色,其余部位做油饰。

  (6)所有构件全部做油饰   以上六种做法,在不同等级的四合院中均有体现。

  在古代,人们普遍重视对宅门、二门(垂花门)的彩画装饰,这些部位的彩画要比宅院内其它建筑的彩画高一个等级。如内宅正房、厢房做“掐箍头搭包袱”彩画,那么该院的大门、垂花门则要满做苏画。 2,四合院彩画的题材、内容、构图及做法特点 (1)旋子彩画 这种广泛用于王府建筑的彩画,其基本构图特点为,檩枋大木两端绘箍头,开间大的檩枋内侧还要加画盒子或多加画一条箍头,檩枋中段占构件1/3长的部位画方心,方心与箍头之间的部分画找头。体现旋子彩画主要特征的旋花图案,主要在找头部位得到充分表现。

  找头图案的旋花画法采用“整破结合”的方式,旋子彩画的主题纹饰,主要在檩枋彩画的方心内得到表现。王府旋子彩画的方心,一般采用“龙锦方心”和“花锦方心”。

  旋子彩画从纹饰特征、设色、工艺制做方面分,大致有八种做法:混金旋子彩画、金琢墨石辗玉、烟琢墨石辗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小点金、雅伍墨和雄黄玉。王府建筑对旋子彩画的运用,最多的是金线大点金和墨线大点金,其中个别重要的建筑如大门等,亦有用金琢墨石辗玉做法的,值房类等附属建筑一般用小点金或雅五墨彩画。 旋子彩画的设色具有固定的规制,彩画中用金面积的大小,直接反映着该彩画的做法等级,上述八种旋子彩画也正体现着其用金方面的差别。旋子彩画用色,是以青绿二色为主,其设色的主要特征,是按图案划分部位,按“青绿相间”的原则分布色彩,这种方法,可使构成图案的色彩谐调匀称。   (2)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分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即包袱式、方心式和海墁式。四合院的苏画装饰,几乎全部用到了这三种形式。 清代晚期的苏式彩画,基本分为三个等级做法:高等级者称“金琢墨苏画”;中等级者称“金线苏画”;低等级者称“墨线(或黄线)苏画”。但从北京城区现存清晚期民居彩画遗迹看,建筑只要有装饰彩画的,绝人多数都要贴金,极少见有墨线苏画。 苏式彩画的施色,与旋子彩画基本一样,也是以青绿二色为主,但某些基底色,较大量地运用了各种间色,比如石三青、紫色、香色等等,所以这类彩画可给人以富于变化和亲切的感受。 苏画细部题材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各种历史人物故事画,有百态千姿的花鸟画,有表现殿堂楼阁的线法风景画,有笔墨酣畅的水墨山水画等等。这些趣味活泼的绘画内容,在包袱、池子、聚锦内都得到了充分表现。由于这些画题与人们的生活及周围环境紧密相关,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所以特别适于宅第四合院建筑的装饰。

  (3)椽柁头彩画 用于王府和一般民居的椽头彩画,飞椽头常见的有“沥粉贴金万字”、“阴阳万字”、“十字别”和“金井玉栏杆”等;檐椽头常见有片金或攒退做法的“方圆寿字”,作染或拆垛做法的“福庆”、“福寿”、“柿子花”、“百花图”等。 柁头彩画常见的有“作染四季花”、“线法及洋抹山水”、“什染或洋抹博古”、“攒退汉瓦”、“攒退活图案”等。

  (4)天花彩画 天花彩画常见的有“片金龙天花” (仅限于王府)、 “作染团鹤天花”、“攒退活图案天花”、“作染百花图天花”等。

  (5)倒挂楣子彩画 多见于清晚期的“苏装楣子做法”。

3.四合院彩画纹饰的寓意

  四合院的许多彩画纹饰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吉祥寓意。如龙纹是专用来象征皇权的,所以建筑制度限定只有帝王之家才可运用,庶民是绝对禁用的。又如飞椽头用的“万”字,椽头用的“寿”字,加在一起称为“万寿”,寓意长寿。如飞椽头用“万”字,椽头用“蝠寿”,则寓意为“万福万寿”。再如画牡丹和白头翁鸟,寓意富贵到白头;而画博古,则寓意主人有文化、有才学、博古通今不同于凡俗之辈。画灵芝、兰花和寿石,寓意“君子之交”……。彩画纹饰含有吉祥寓意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图案绘画主题鲜明,构图巧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不同程度地代表着各个宅主人对幸福、长寿、喜庆、吉祥、健康向上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设计预约设计预约 免费报价免费报价